你為什么把孩子當人質?
家長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總是心存恐懼,他們在無意識中無可避免地把孩子當成了他們自我安全感的“人質”,你必須變成優(yōu)秀的或美好的,否則我就不安全,你必須變得有能力,否則我怎么能夠安心?家長把孩子變成他們內在安全的要挾物了。
當一個孩子是一個家庭中的“人質”時,你猜,這個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?小孩變成了整個社會或家庭的內在恐懼之上,他當然無法獲得生命真正需要的,當你恐懼,他能感受到你真正的恐懼,即使他很小,但你感到自信或放松時,他也能接收到。小孩是一個敏感的接收器,他在反應你的聲音和信息。
一個好的家長應該把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到教育自己這個方面。對于覺悟的家長,教育孩子只是一個借口,真正的教育在于自己,當你把自己教育好了,孩子只是美好你的反映,孩子自然會成長得很好。
母子關系是如何影響你所有的關系?
臨床心理學家Stephan B. Poulter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人都不知道與母親的關系會對我們未來的生活有多大影響。
在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,他和最初撫養(yǎng)他的這個人的情感紐帶,將成為他這一生情緒發(fā)展、溝通模式、人格發(fā)展的基礎。一個人一生中可能不會有任何一種關系會像我們和母親的關系一樣,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人格和溝通模式。
當一個人成年后進入到一段親密關系當中時,他/她或許會產生一種難以解釋的焦慮、抑郁、憤怒或是羞恥感,如果能夠深入挖掘,挖掘出這些情緒與他們與母親的相處模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。
John Bowlby依戀關系的理論認為,一個人孩童時期與母親形成的依戀關系的模式,可以預測處他成人之后的關系模式,而這種模式,是母親在孩子撫養(yǎng)過程當中形成的。
在嬰兒時期,孩子就會形成三種依戀模式:
(1)安全型
形成這種依戀關系的孩子,他們的表現(xiàn)是,當母親在身邊時,他們很快樂,也有勇氣去探索周圍未知的空間,因為他們知道,媽媽在旁邊不會有什么危險。即便遇到危險,他們也能回到媽媽那里尋求安撫。媽媽離開不在他們身邊的時候,他們感覺很痛苦,一直等待著媽媽的回來,直到媽媽回來安撫他們,他們會很快恢復,又開始愉快地玩耍,而不是一直粘著媽媽。
(2)回避型
形成這種依戀關系的孩子,他們的表現(xiàn)是,媽媽在不在身邊他們都無所謂,他們也不會親近媽媽。他們探索未知空間的原因,很可能是不想和媽媽親近。
(3)焦慮型
形成這種依戀關系的孩子,他們的表現(xiàn)是,當媽媽在身邊的時候,他們看起來正常,可一旦媽媽離開,他們就會非常痛苦。當媽媽再回到身邊時,他們就會對媽媽發(fā)脾氣。只要媽媽表現(xiàn)出要離開的意思,他們就會大吵大鬧,或者纏住媽媽不放,他們對玩耍失去了興趣,所有的焦點都在媽媽身上。
依戀模式若繼續(xù)發(fā)酵,就會影響他們成年后的關系,甚至是親密關系。
一個安全型依戀關系人,別人跟他的相處會很舒適,尤其是伴侶,因為他們很少會對一對關系表現(xiàn)出焦慮,也不會對伴侶太過依賴。
一個回避型依戀關系的人,很難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系,即使建立了,別人也會覺得他很難相處,覺得他很冷漠,不會關心別人,愛對他來說是一件負擔很重的事。
一個焦慮型的依戀關系的人則最為糾結,這個人非??释玫絼e人的關愛和關懷,一旦得不到,就會變得歇斯底里,但是另一方面,他似乎又怕與人建立一段關系,害怕這段關系失敗或者害怕失去自己獨立的空間,他們沒有辦法與伴侶保持一段適當?shù)木嚯x,所以給伴侶的感覺是忽冷忽熱。
依戀關系如何影響一個人成年后的親密關系,目前尚存在一些未能確認的方面,但可以肯定,這種關系對一個人有著極大的影響。
怎樣才能創(chuàng)造出安全型的依戀模式?
最重要的是回應孩子的需求,無論生理需求還是情感需求。如果孩子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,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,而不是置之不理,如果孩子想獨處,父母也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,讓他獨自探索身邊的世界。當然,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。
如果父母總是漠視孩子的需求,孩子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能從父母那里得到關注,他們將會輕視愛,并且認為只能靠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,久而久之,他們就會形成回避型的依戀關系。
如果父母是那種自我為中心的人,總是根據(jù)自己的心情或者安排,有時回應孩子的需求,有時又無視孩子的需求,在孩子想要獨處時強行剝奪孩子獨處的空間,這樣的孩子就會形成焦慮型的依戀關系。他們不知道如何與另一個人相處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被關注,或者是否可以在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擁有獨處的空間。
沒有一個父母是完美的,你不可能總是回應孩子的每一次哭聲,每一次需求,所幸,依戀模式也不是通過一兩次互動形成的,它是孩子和母親在長期互動中而形成的模式。
也許你曾經沒有做過,但永遠也不晚。關系,是我們一生中可以塑造的東西。
家庭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起點和最深的夢鄉(xiāng),我們是父母的孩子,也是孩子的父母,父母窮經半生精力,給了我們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對待,但也可能在言行和情緒上給我們傷害。他們也曾是家庭中不被正確對待的孩子,他們不懂得如何好好地陪伴和教育下一代,只是以世代相襲的、傷人的方式來愛我們。如果我們能打開心胸,以包容的心態(tài)和寬廣的視野來回看他們的和我們的童年,我們會對有著艱辛童年經歷的父母更多的諒解和親近。
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自己,我們對待他(她)的方式折射出我們內心和自己的關系,因為,外面沒有別人,只有我們自己。做注視著孩子的愉悅明亮的鏡子,而不是忽視孩子、控制孩子的魔鏡,孩子的人生會大大不同,你的人生也會大大不同。